http://photo.artron.net/show_news.php?newid=227121#原文链接

早上听了两场讨论我的感触很深,也就在170年前摄影抢了绘画的活,逼得绘画无路可逃。绘画画家又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被迫去模仿摄影、吸收摄影的东西;另外一部分往相反的方向,反过来更多强化了绘画自身的特征,加大笔触,加大体验性。报应来得非常快,又过了一些年,电影和录像开始抢着摄影的活,摄影其实也可以分成两派,不见得一头扎进去,一个策略是跟着流媒体、多媒体;另外一方面是反而强化、强调自己静态的,可以放在墙上反复看的,让大家的细节的、反复看的过程中体现出意义的方法,不见得只有唯一一个办法,这是我对早上两场的回应。

  另外一个,我觉得有一些概念的问题,大家在此后的讨论中要注意。这里面这几个词被交错的、重叠的应用,流媒体、新媒体、多媒体,这些概念都不太一样。传统的音乐就已经是典型的流媒体,我给大家先看一个,这是我的一位研究生所做的动画。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动画是音频软件的界面,他在放鼓的地方,如果按一下鼓,界面上就有鼓的标志,在钢琴声的地方铺了一根线,所有一直都有反复的、沉闷钢琴声,下面可能是某种笛子。这是非常典型的,把音乐转换成画面的办法,与摄影没有什么关系,我只是想提出流媒体的层次在这个网络界面里面是非常基础的,其实它已经是多媒体了。我把画面去掉,大家听到的依然是一个多媒体,现在又回到了多媒体的画面。这其实是一片鼓点,由声音来控制画面,或者反过来说由画面控制声音。其实我们所说的多媒体,电影已经是多媒体,我们所说的新媒体这个词,目前全国学科里面有“新媒体”这个词不归到设计专业,也不归在美术专业、美术学里面。实际上当年数码照片也被叫做新媒体,现在大家不这么叫了,“新”这个字比较敏感、警惕,因为会不断的过时。现在在美术领域里面谈媒体是指生物艺术,涉及到基因改造的生物艺术,像这些IP电子类不叫做新媒体了,而是涉及到特殊的传导材料、生物艺术。起码现在有大量互动的东西,我们刚才看到多媒体演示里面没有看到什么互动的东西,所以把它叫做新媒体会容易引起可疑,今天早上看到的两批东西,我觉得叫做多媒体会比较妥当。这些词汇使用的时候谨慎一些,更有助于讨论的深化。

  我今天的讨论题目是“建立文化研究基础上的摄影教学”。中国美院有三个部门教摄影教学,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,在香山的摄影系,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古典工艺上;另外一个传媒动画学院,他们教的东西更多接近于商业摄影的内容;这是在南山路的第三个教学部,是跨媒体实验学院,目前由杨老师带领,他是非常有经验的实验艺术家,他教出来的是这样的东西。在跨媒体学院里面还有一个教摄影的地方,就是我所带的艺术工作室。

2012032809533435523.jpg

邱志杰《摄影之后的摄影》封面

  我在2003年的时候写了一本书《摄影之后的摄影》,基本上是含美术学院的人后来开始用摄影作品作为创作工具的结果。其实我自己的想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,我从与话题直接相关的说起。

  首先我们要面对跨媒体新境况、新境地。一是我们所说的电影和录像的挑战,从追随电影和录像的方式,刚才我们看到的不少图片是加了声音的幻灯片演示,更短小、更快捷,大家在网络上使用的电子图片。实际上我刚才所说的,与其反之的倾向已经有了,就是亮相式反拍的重新抬头,大家强调静态图像可以多次回访的可能性。昨天还有一些朋友私下讨论到普斯基式的巨幅景观、巨幅图片为什么最近那么流行?实际上也来自电影和录像的挑战,人们开始要强调长时期观看一个图像中细节的丰满。包括这种平面切割的巨型图形流行起来,制造出平面感和静态感。

  与时间轴线应对的,我先给大家看一个片子,这是拍着玩的一个东西,它其实它是互动的,鼠标移到这里,这个人就可以出来,我不知道应该叫流媒体还是什么,其实不太好定义,但它是纯图像的,我没有加声音。这算是对象电影,在它变成flash动画以后,一听这个人讲话,也可以倒过来听另外一个人讲话,有一些通道可以指示到你链接到的地方去,创造出一些时空的可能性。

  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这对印度的家庭,有一个英国人在这里取钱,绕了一圈回来以后,可以看到这家人走到这里来,欧洲人走了,这个小男孩出现了两次,最高纪录是小男孩出现了三次,最高纪录在原地花一个小时拍了10圈,很多人都发生了很多变化。这显然不是录像、摄影,因为这些人都是静止的,我们可以推进、拉远,观察很多细节,为了网络把原图改小,原图的像素是非常大。还可以有声音,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状态了。我这里面汇集了非常多的机场故事,这是我所做的东西“国际机场共和国”,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应对摄影和录影的挑战。

  应对手机的挑战,我们知道它便携,随时随地可以拍,随时随地可以拍,我的学生们都拿着它自拍,为什么拿来自拍?因为互联网的关系,而且便于与互联网串联,其实这些问题都串在一起。还有便于观看;我朋友中使用iPhone的,主要目标都是想Show自己的孩子,便于小圈子的展示、流动的展示,这意味着把拍摄、映放、传播三个东西在一个东西上实现,就是即时发布。三是特效软件的出现,给我们提供了以前照相机不太出现的东西,给电脑的创造性,这个模式现在出现在数码相机、卡片机里面。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年轻人玩“自拍之后的合影”,他们也是通过手机再转换出来的。另外有一个学生利用手机短信,但是他发过去以后纽约那边是现在晚上11点,巴黎现在是早上6点,因为手机的这种发布方式,使时差进入摄影里面,他做了与时差有关的摄影方式。

三是影响互联网,其实现在相机和软件本身都在出现facebook化的趋势,像苹果电脑的iphoto等等软件都有面孔识别功能,这些都是配合facebook这样社交媒体的出现而产生的,这个影响最后可能影响到数码相机本身。现在数码摄相机已经有了,不知道照相机有没有,就是面孔记忆功能,我照这个人的时候按下面孔记忆键记下郜南的脸,下一次再拍,他自己找郜南的脸来对胶,现在摄影机已经出现这个情况了。Google地图让相机、手机上出现了地图定位功能,这是以前照相机记录光纤快移没有的现象。互联网的第三个影响是出现很多网络摄影活动,一些网络摄影小组进行某种主题的发起和合作,甚至出现了资源共享,由搜索代替拍摄的行为。

  这是摄影师面对的新境遇,对我来说摄影师真正作为一个境遇是大众已经普遍拥有摄影经验,这是目前具有的摄影境遇。包括摄影家协会的存在、展馆的模式,我们组织的展览影响大家拍摄的方法,老百姓看到的街图橱窗、美术馆展厅、广告牌尺寸对老百姓的影响,包括摄影装裱方式的影响。包括摄影如何被消费,它被美术馆收藏,还是在画报上存在?用明信片发布的模式和用海报、登相片发布的方式,今天摄影家协会和摄影组织构成了大众摄影经验中的摄影艺术。我称之为“大众摄影经验”的东西,我列了这么一张地图,包括纸片、身份证。

  身份证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控制中的证件,我给大家看一个例子,一个学生故意把自己化妆成老年人,他把所有的证件照片,他化妆成老年人到公安局证件拍摄的地方牌照,得到了那个带条形码的照片,再拿到了很多证件。他办成功了很多证件,他的学术证上是一个老人,这就是他的作品。包括社会档案的性别、年龄、职业,甚至到明星相、政治领袖相。肖像的另外一个层面涉及到家族照相本,我们知道既有家里面的家庭影集,已有遗像所提供的功能。另外一部分与纪念有关的很大一块是旅游纪念照,我们会引导学生探讨“到此一游”这些照片符号的理由,它的动机是什么?人们为什么要跳起来拍照?在强调某种解放感。旅游景点中为什么会进行角色扮演?比如说把手拖在某个雕像的前面。照相馆的背景度对旅游纪念照填充的作用,还有直接在影视基地和世界之窗完成的更高级的旅游背景。

  在合影的讨论里面,我们探讨合影的理由,我们和他人的合影,和名人和偶像的合影,包括合影中的个人,包括合影站队中的社会秩序,比如说昨天的拍照领导坐的位置,以及谁坐中间、谁站旁边的位置。于是有一个完全按照出生年月来安排拍照次序,他这个系列还在发展中,当他拍家里人的图景,他完全是按照姓氏笔划的数目,把爷爷奶奶的位置打乱了,打出了别人不太能够接受的合影。在什么时候合影?合影的时候呈现什么表情,这是我们在肖像话题里所讨论的。

  接着我们会讨论场景、风景,当然传统的风景和国家地理的叙述,和今天生态主义的叙述,和画意传统之间的关系。接着我们会讨论工业景观,为什么今天大家对人造风景,对记忆的光线表面和梳理感,和绝对记忆中其微小的运动产生兴趣?接着我们会讨论废墟,人去楼空的、中国传统对废墟的美,包括欧洲浪漫主义者对罗马的调度,为什么今天大量的废墟完全被工业废墟所占领?在农业循环刺激中,荒芜和工业长期的荒废会存在着什么样区别?废墟作为一个秘笈和探秘的对象。

  我们有学生认为所有城市的屋顶都是废墟,拿来堆垃圾,上面丢满了烟头,还有人上去撒尿。他跑到楼顶用一个很平的角度看,别的建筑物都被变成半截埋在地下了,出现一些很奇怪的感觉。我有点觉得他应该是用针孔拍的。但无论如何,他创作的冲动本身,包括技法都是来自于对废墟概念本身的研究。接着我们研究模型,最近流行的小景深摄影,把真的场景都拍得像玩具一样,这里面强调着上帝的眼光和控制感,他在本质上与工业景观是有着内在联系的,这是我们对风景的探讨。

  接着我们讨教流行文化,我们会讨论时装。时装摄影里面的性意识,时装里面的唯美、繁华、时装里面的性暗示、女王叙事,模特的种族,服装摄影里面为什么黑人男模永远扮演性奴的角色?时装摄影和殖民主义场景的内在联系。

  接着探讨婚纱,中式作为一种本土的异国情调,西式婚纱和宗教关系的剥离,以及在婚纱摄影中的角色扮演对一夫一妻制的颠覆,包括女性统治的假象,老年婚纱中福禄寿的叙事,以及浪漫的视觉定义。我们又有学生专门拍穿帮的婚纱。然后我们讨论写真,写真的功能:找工作、演员的定妆照、征婚家庭悬挂;写真的心理:我曾经美过、自我塑型;写真的大众文化心理就是青春、健康、富足、浪漫、和谐,成了大众文化里面写真的主流心理。但是颓废、反叛、野性、酷已经成为了野性雅文化,我们研究了几万张写真摄影进行归类,包括所取的标题之后得出的结论。有一种另类的写真摄影是自嘲,就是都市压力的叙事,让自嘲成为幽默、让幽默成为优雅,写真摄影的主要技法。

  接着我们探讨纪实和叙事,主流的叙事,我们所谓的人文摄影。这里面所蕴含的反现代的叙事、香格里拉的叙事,我们拍少数民俗和古典技法拍的照片,文化遗产保护的叙事。广角在纪实里面的意义,包括私生活摄影,关于个人历史和家族史的私生活摄影,关于雅文化群体吉普赛的模式,还有道地式的小角落私摄影。这里我们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“谁有权来展示私生活”,为什么兰格尔汀的私生活是伪造的私生活,而你的不是?生活自身成为宗教,我们依然探讨了传统的压抑和解放小说,生活作为冒险的反理性信念。在今天的这个时代,为什么裸体的性依然是有力的。

  接着我们到了反叙事,也就是超现实以及亚叙事、碎片式的叙事。我们来到纪实叙事的最后一部分,也是比较特殊,最近比较流行的社会测量、采样,建立系统学和档案馆。我们会看到有很多摄影师拍无数的空调、无数的衣服、无数的树叶、无数的人脸。这里面首先是分级的问题,分到什么层次,这样的分级有没有叙述能力,多少数量构成调查?展示上是不是只有一种系统学和类型学的模式?要去哪里展示?第二,社会测量的目的是什么?摄影调查比起别的调查优势何在?如果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档案馆,你是在描述一个亚文化群体给谁看?我们要不要介入和改变课题?我们要不要避免奇观化。

  接着我们探讨社会测量的潜台词,怎么拍摄算是调查?潜台词是他们存在他们是必然的,他们是可尊敬的,他们是受害者,他们是可怕的,他们是荒唐的,他们是革命者。在各种不同的个案里,这些潜台词都在不同程度的出现过,这直接是我们的研究成果。

物品里面当然有传统静物,我们会讨论静物与分设物的关系。我们知道从油画开始,所有的静物大多数是猎物和花果,都是分设物。还有消逝中的物,这样的词汇是第二代,从静物到产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为什么今天的摄影家把目标转向“弃物”?丢弃的物品,就是被遗忘东西的重新发现、重新照亮,这是关于记忆的。关于杂乱的、日常事物中城市的美,还有消费主义的一个方式。我们又重点开出一个专题讨论所谓的生态摄影,这里面跟博物馆里面的奇珍陈列、布局的关系,之后我们可能可以开展物体剧场,他跟文化研究内容直接有关,把物拆开来,甚至有一颗子弹打在一个陶瓷雕塑上的那一瞬间,由高速摄影来拍,诸如此类的物体本身所构成的剧场。

  在做完这些之后,我们回到照相机社会学的关系,摄影在今天依然做什么工作?首先在提供证据,这是它的传统功能。在博物馆学里面他提供任人种制的功能,公安局对照片特别需要。饭馆老板也特别需要,证明某个名人来他这里吃过饭,假新闻图片在这里起到讨论的视野。

  接着我们讨论照相机所塑造的好形象,当你把照相机面对一个人的时候,这个人会自动调整身体语言,把他好的那一面呈现给你。这里面拍摄会变成小人物理想类型的测量。接下来我们面对照相机的权威干预者,照相机作为干预者,拿照相机人的心态,照相机的信任感,偷窥在这里面的伦理的位置。

  最后我们讨论到与在座诸位直接有关的问题,摄影作为一种社会职业,我们花很多时间讨论早期照相馆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服务,今天的照相馆已经变成的影集制作。今天照相馆存在的理由经过我们的分析有技术、器材的垄断,转型成商业服务机构、郑重其事的摄影传统,因为结婚的时候必须去拍照;还有权利机构维护的身份证拍摄点,公安机关保住了很多照相机。还有照相馆的延伸服务,提供化妆,包括给宠物化妆,给儿童化妆,提供创意服务、制作展示终端,其实婚纱摄影主要挣的是相册的钱、装璜的钱。摄影记者在这里也是我们要讨论的范围,他的短周期拍摄模式和长周期拍摄模式的影响,摄影边际对他们的影响等等。包括摄影器材市场的暗示,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。我们在一个课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份另外一份摄影之外的摄影地图,这是我们拿出来作为今天以文化研究进行摄影教学的基础。

 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短的教学,只有4个星期,因为我们跨媒体艺术学还学录像、装置、剧场、行为艺术等等,什么都学,画画也画。在一个多月的摄影时间里,其实只有四周,我们把课程具体到每一天,具体到星期一、星期二。第一周的作业,我会先讲观念摄影的各种花招,我对观念摄影用一种挖苦的口吻,每个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一个序列的作业,然后对模式进行反思。第二周要求他们回到摄影的核心问题,去研究曝光、焦距、快门、镜头、感光,包括相机本身的问题。这时候考虑技术史和历史条件互相影响的结果,第二周要求每个学生其中一种方法完成一个系列的作业。从第三周开始进入摄影的文化问题,像大家谈到的分别讨论肖像、合影、自拍、无表情的脸、场景、物品、广告、叙事、主流叙事、反叙事、私生活、社会调查、流行文化和摄影,包括时装、婚纱、写真、照相机社会学,包括好的定义、照相机的权利、社会作为职业存在的问题,包括照相馆、摄影记者,摄影史的新定义、电影和而录像,科技摄影的影响,互联网对摄影的影响。每个学生在这一周的作业是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范围,比如说你想研究废墟或研究合影,你要去找大量的合影,他的作业只是交一个PPT。最后一周是自由创作,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个方案并进行制作,这是一个过快的四周教程。

  这张地图也并不完整,我每天都在丰富它,新想到什么问题会加进去丰富它。这个提纲、这个教案本身也在里面书写,其实就是一个新书写作提纲了。结果怎么样呢?目前还不知道,因为只用过一次,第一次开始使用,我在这里扔出来当做向大家报告一个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。

  我就讲到这里,谢谢。

  提问:您的分类感觉非常细,我对分类研究了十几年,但是我今天看到分类,我接受了很多新的东西。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您的作品从纹身系列到文明的尺度,甚至以前的多米诺骨牌,我想知道你最近有没有拍什么新东西?能不能说说说看?

  邱志杰:我都是谈教学,我自己的创作不重要,我们如何有效的,如何给学生一个视野,他今后有可能从事摄影工作的时候,他面对着人人都在用手机拍照的事实,帮助他们有一张地图来到复杂的地形里面,我们看到每个学生作品都从里面延伸出来,他又发展出自己一张地图,我的地图和他们的地图最后拼接在一起,这就是我的创作。

  提问:我换一种说法,我一直以来认为艺术可以虚构,而记录摄影不能虚构,你没有按照拍摄方式,而是按照拍摄内容区别,而拍摄内容的区分是无分类的,会不会导向太复杂化?

  邱志杰:我认为纪实不纪实的问题,并不是只可以从一种角度讨论问题,要注意问题的营养。如果这个问题纠缠了几十年还是困扰着大家,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搁起来。包括刚才关于中西方的争论,因为这里是借来的,这里借比较少,我从二十年前面对大家的东西,我们面对着非常多的冲突。其实大家在就他的后视频观点,还有我们是不是真实,是不是异国情调的符号化,我们觉得这些问题没有营养,所以要把这些问题结束掉,节省时间,展开我们的工作。

  提问:现在非常流行大架传播,您所说的理解是应对电影屏幕和大屏幕,其实有些画家的油画做得非常大,摄影里面有有借鉴油画的系列,我想跟您探讨一下。第二,您刚才称为“上帝的视角”,应该是指垂直性的,在电影镜头里非常常用,我在网络上看到西方人拍的3分钟的视频。

  邱志杰:谢谢,我接受这个批评。